更新时间: 2023-09-21
在长时间对自然和为生活的抗争中,人类创造了一种能安慰哀痛、调解消沉感情的方法,即用祭祀来供奉先人,用丧俗方式来悼念死者。近代民间,“喜丧”的方式较盛行,这是人们对凶事处理的又一新的款式,它不象以往的只是单纯信仰鬼魂,而更多注重人生观念和情感表达。百姓对鬼魂有了多种解释,有时认为鬼魂可有可无,有时又使之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。在日常生活中,把奇怪的不可思议的事说成是“出鬼”,又把某些**说成被死者鬼魂所缠而致。这种迷信观念是原始鬼魂观念的开展和衍变,人们的鬼魂意识也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。
《旧唐·音乐志》记载其时制作一种偶人,称为“窟磊子”,也叫做“魁磊子”,用以“嬉剧歌舞”,是一种“丧家之乐”。宋至明清凶事期间,搭台演戏,乐队鸣奏。棺罩上扎制戏出,主题为人或动物,其目的是取悦于鬼魂,以庇佑死者宗族。在丧葬用品中,从俑、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,表明晰风俗艺术的沿续和开展,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“活化石”。
上一篇:长沙墓地陵园灵房的意义
下一篇:长沙殡仪馆什么是纸钱